在地老字號如何品牌轉型 — 裝潢篇:《搶救景觀餐廳 Restaurant on the Edge》S2E1 斯洛維尼亞 (2)

無能空間改造王
9 min readJun 26, 2020

--

裝潢改造核心:打造復古餐酒俱樂部

Žmauc的營業時間是07:30~半夜1:00,打開Google地圖觀察,會發現附近的餐廳都在22:00左右打烊,而Žmauc的熱門時段也約莫在他們打烊之後開始,Google地圖顯示最大的的客流量在21:00~24:00之間。

因此,來訪這間餐廳的客人大多不是為了飽腹的晚餐而來,他們找的是一個飯後放鬆、交友、聊天的地方。

因此這次的改造核心,就是將這間最初像文青咖啡廳的空間,重新打造成時髦,帶有一點隱秘和社交屬性的餐酒俱樂部(supper club)。

除此之外,Žmauc 在當地頗具歷史厚度,它是1990斯洛維尼亞宣布獨立之後,第一間賣酒的餐廳。

同時,也鄰近當地的大學城,是文化雅痞們深夜難眠的最佳去處,乘載了許多回憶,翻修後不僅要保證搶眼的戲劇效果,也不能丟失「Old world charm」的迷人復古風範。

Žmauc的週末熱門時段,集中在晚餐時間之後
Žmauc的熱門時段,集中在晚餐時間之後

為了營造出復古supper club的空間感,室內設計師Karin從下面的三點著手

  1. 引入歷史文化符號
  2. 增添現代元素
  3. 改變空間亮度

引入歷史文化符號

改造前:歷史空間+簡單軟裝,難以形成印象

Žmauc原本的空間是以白色為基底,混搭了許多小件木質家具。

若暫時遮住後期添加的的軟裝(植栽、畫作和斑馬紋裝飾),還可以看到建設時,戒嚴時期的冷肅感,這個空間顯然在最開始設計時並不是餐廳。

在店主1995年接手之後,開始增添軟裝元素來改變空間氛圍,但後來添加的元素缺乏整體感,猛一看會給你身處「朋友客廳」的感覺,而不是一間提供高品質餐點和酒水的俱樂部。

這樣缺乏記憶點的老店,在周邊越來越雅緻的餐廳競爭中,很難維持老顧客的黃金印象。

很像朋友客廳的沙發角落
突然跳出來的非洲野生元素:「斑馬」壁爐

改造後:結合洞窟城堡印象、馬賽克剪黏藝術

在「打造復古餐酒俱樂部」這個任務中,我們希望汲取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元素,與老店的品牌做連結。而斯洛維尼亞知名的洞窟城堡(Predjama castle),就是完成任務的不二之選:

洞窟城堡的一個建築特色是城堡鑲嵌於洞窟之中,因此在穿行時需經過數個暗廊,但穿越原始的青苔石壁後,卻又會再走入舒服的城堡空間;Karin汲取了這個明暗元素,塗黑了餐廳牆面,刷上立體的質感塗料仿照石頭紋理,結合Žmauc原有的哥德式拱頂,打造了現代洞窟的視覺印象。

・明暗光影變化
・洞窟的仿石紋理
・東歐哥德式拱頂

在洞窟城堡行走時,會進入幾條明暗對比強烈的洞窟走道
黑色牆壁中的採光窗,形成身在洞窟的光影感受。
離開整潔的城堡空間,緊接的是洞窟的斑駁石牆紋理
塗黑的牆面+立體紋路的塗料:仿造斑駁的石牆紋理。

令人困惑的斑馬壁爐,也配合Žmauc藝術氣息濃厚的文人屬性,融入了該地藝術村,梅特爾科娃(Metelkova)遍地開花的剪黏藝術。

原本「老舊」的感覺,在結合文化意涵後出現了新的故事,當地人若在Žmauc遇見外地旅客,大可侃侃這些美麗裝飾的內涵,換一杯象徵新友情的酒。

增添消費者喜愛的現代元素

Žmauc 的復古元素調整完畢,接著要添加的是「俱樂部」元素。

畢竟客人是來餐廳消費,不是來參訪古蹟的,調入現代的酒吧品味才算完成改裝。

改造前後:

改造前
改造後

Karin將屋主採集野菜的喜好融入裝修主題,大膽選用了普普風的花卉壁紙和各種可愛的小桌花來創造明色系和暗色系的對比。

深色的牆面底色結合這些鮮豔的小碎形,又呼應了壁爐的馬賽克風格,讓空間的風格鮮明又帶有整體感。

同樣的馬賽克概念,也延伸到了畫作的非對稱擺放、柱子上的淺色塗鴉、桌上的小瓶花上,若仔細觀察,你還會發現這些顏色元素都可以在馬賽克壁爐找到,讓顏色雖然豐富但又不至於過度雜亂。(上次搶救景觀餐廳節目改造前的榕樹頭就非常雜亂)

改變空間亮度

改造前:先天採光不足,後天燈舊又昏黃

Žmauc的客流主力是夜生活族群,目前餐廳的窗戶面東,但Google Map 顯示 7:30~11:00的上午時段Žmauc根本沒客人,而在客人陸續進入的下午時段,餐廳是顯得昏暗的,這點可以從下圖中看出來:

這是拍攝中,第一次品嚐餐廳菜餚的場景,右上角的窗戶有光但沒照進來,表示拍攝時間是下午;但在圖中,撇去製作組拿燈打亮的主桌,後方靠牆的位置暗得連有沒有擺桌子都看不清楚。

更別說入夜之後,陰暗的空間搭配略顯歷史感的桌椅,文青風變成廢墟風,喜歡時髦的客人大概high不起來。

老建築除了線路負荷有限,難以加裝大瓦數燈具外,窗戶的開口也較小,容易發生採光不足。

改造後:受限老建築線路,還可以加上桌燈與蠟燭

同一面牆和拍攝角度,可以看到相對於改造前,後方座位的亮度明顯提升了,清楚的看見桌上的小盆花和蠟燭。

這要歸功於Karin增設了兩座向天花板打光的吊燈,這些燈具與弧形的天花板形成了不錯的間接照明效果。除此之外,拆去老舊的壁燈燈罩、在吧台新增工作用桌燈的提亮效果也十分明顯。

可以特別聊聊的是,老舊建築因為電線年代問題(舊電線較細),所以能夠新增的電器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一但接上太大功率的電器會很容易跳電。

此時比起增加大範圍打亮的吊燈(環境光),不如藉著各種桌燈、檯燈等靠近使用者的光源來提亮(重點光),能在不增加太多能耗的情況下有效增加客人感受到的亮度,Karin在劇中,每桌都配一個電池小蠟燭,也是為此。

在夜店也可以看到類似的配置,暗一點氣氛好,但起碼要看得見菜單啊。

偏好評分

節目後,屋主保留了幾乎所有項目。
  1. 實用性:★★★★
若觀察IG和FB,會發現業主很少在改造後的空間取景,照片還是以同餐廳未改造的酒吧區為主,但改造後,屋主完整保留了所有Karin的設計細節,滿意度應該還是相當高的。這次的改造不涉及桌椅排列,維持了相同的座位數,空間的實用度與改造前相同。

2. 預算:★★

這次餐廳裝潢的改造涉及了多樣很難以估價的工項:壁爐的立體馬賽克藝術創作很難估價,普普風花卉壁紙和燈具約莫花了20~25萬,餐廳的椅子約30張幾乎全數更新,由於暫時找不到同款,以一張3000,粗估約9~10萬,室內紋理漆+黑色油漆約5萬,相框、花瓶、衣物掛鉤等陳設軟裝約5萬,整體花費不包含壁爐約在 40~50萬之間。

3. 故事:★★★★★

這集的Žmauc改造融合了多重的故事,包含洞窟城堡的光影感受、馬賽克剪黏的藝術生命力,卻又能夠以屋主的興趣為核心打造切題的視覺,是我目前看到最喜歡的風格改造案例!

後續:拍完Restaurant on the Edge節目之後

斯洛維尼亞並沒有受到COVID太大影響,和台灣一樣,在3月~6月短暫閉關後已經恢復平時的社交生活,從Žmauc的IG上已經可以看到各式藝文展演/主題Party活動已經恢復展開。

影片中未出鏡的酒吧區一角
Žmauc 塗鴉風格的主視覺,和外牆的普普風十分契合。

可惜的是,一如其他Kitchen on the Edge的選手,Žmauc的菜單並沒有在節目後有太大變化,在Google評論中有觀眾詢問關於橙酒和蜂蜜鱸魚什麼時候去可以吃到,老闆回答「橙酒和蜂蜜隨時都有,鱸魚則一直在海裡」。

看Netflix劇集

Žmauc餐廳位置

結論

想去玩程度 ★★★★

若光用看的和猜測的話,很好奇東歐的美食;而私心也想去獨具文化特色的藝術村還有氣質首都盧比安納,略比前面集數的馬爾他低分一點點而已!

也可以讀一讀上篇,關於品牌轉型的討論。

如果你喜歡我在 Medium 上的內容⋯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下 拍手(Claps) 並轉發給你的朋友們(歡迎以拍手次數表達喜歡程度),或是按下右上角 Follow,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你。也歡迎同步訂閱我的 Facebook 專頁:無能空間改造王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於設計與品牌的即時資訊。

--

--

無能空間改造王
無能空間改造王